“我6岁开始插秧,我插4行,姐姐插5行,妈妈插7行,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干这么累的活儿?”今年40岁的江西省高安市昌盛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兴,回忆起小时种田的经历,仍记忆深刻。
10年前,高兴的母亲种植水稻时,不再插秧,改为抛秧。“这种方式不用弯腰,直接站着抛就行,轻松了很多,但一个人一天只能抛一两亩,那时少量的手扶式插秧机在高安市开始出现。”高兴说。
如今,农机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机插秧或机抛秧,一人一机一天能作业30多亩,农民种田更轻松。高兴说:“在机械化的加持下,1个人种一二百亩田不是问题。”
农机变主力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0年来,我国农机总量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机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农机总动力超11.3亿千瓦,较2010年增长56.9%。农机装备制造已基本涵盖各个门类,能够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平原地区,机械化作业条件好,机具相对成熟,2022年综合机械化率为97.55%。水稻2022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6.86%。玉米机收率10年间翻了近一番,由2012年的42.47%提升到2022年的80.42%。
10年来,高兴由一名跨区农机手,到成立了合作社,业务从原来的跨区机收,到耕、种、管、收全链条机械化生产和服务...[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