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辽北平原满目青绿,一望无际的玉米正在拔节生长,宽窄行交替排布的行间,去年归田的秸秆残屑隐约可见。
“还田的秸秆,是黑土地的‘被子’和‘营养’,能保肥、保墒、保出苗,原来15~20厘米的黑土层,现在加深到30~40厘米了。”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亮中桥镇永丰村盛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用手扒开一些尚未腐烂的秸秆,让记者看,下面的土壤黝黑发亮而且潮湿。
东、西辽河相汇,坐拥740万亩耕地,全域耕地属典型黑土,铁岭市被称为“辽北粮仓”。黑土是世界公认***肥沃的土壤,自然条件下1厘米的黑土需上百年才能形成。然而,多年来的用养脱节,逐年“透支”,黑土地开始变薄、变瘦、变硬。
如何破解黑土地保护和提高粮食产量的两难问题...[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