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旱的天能出苗吗?”
“没事,就差这一小块了,一会播完,拉个喷灌机,明天一早就浇完了。”
“旱不着、淹不住,只要黄河不发大水,丰产丰收还是没问题的。咱这片前几年刚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机井遍布、管道联通,要不然也是干着急。”
……
这是记者日前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黄河大堤上听到的一段对话。眺望远处,一边是玉米播种机械的轰鸣声,一边是喷灌设备正喷吐着长长的水柱。这片田是种粮大户代百忠等3人共同承包的4000余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看到这几年县里在我们这里挖沟、打井、修路,搞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再加上政府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扶持,心里才有了包地的底气。不然,遇到这么旱的天,这么多地肯定没辙了。你看现在,3000多亩的玉米苗子‘拿’得很齐,200多亩蒜茬玉米苗已经有20多公分高了。”代百忠说。
走下黄河大堤,记者又来到东明县马头镇种粮大户陈运高的农田里,老陈正看着两台抽水机为刚播完的玉米浇水:“以前一提到浇地都很犯愁,用机井浇水排号排几天才能轮到一次。自从修了这个闸(夏营河东兰路节制闸)以后,黄河水都引进了田间地头,大渠小渠都有水,老百姓浇地省工、省时也省力了...[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