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保障法立足基本法位阶,对涉及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种子、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反食品浪费、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作出衔接性规定,有关方面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系统观念,厘清相关法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做到有效衔接。
同时,粮食安全保障法确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其中的不少规定还比较原则,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特别是该法规定的新制度、新措施,有关方面需要积极做好法律制度的配套工作,组织制定、清理、修改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不断完善我国新时期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体系。
为此,各相关部门拟持续深耕久久为功,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过程依法守护“大国粮仓”。从法律实施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实施座谈会上,记者获悉一些相关部门综合施策,配合法律实施的进展及其下一步工作计划...[查看原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