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浸出工艺是采用溶剂油(6号轻汽油)对油脂原料进行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260度)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河南粮院机械为大家介绍一下浸出成套设备加工的工艺。
1.国家标准
高温精炼工艺会丧失一部分天然植物油的原汁原味,且破坏了脂溶性维生素,且残留微量6号轻汽油,国家标准有规定,浸出色拉油溶剂残留标准一二级每公斤不得超过10毫克,三四级不得超过50毫克,这意味着合格油品中仍有汽油的残留。且新标准还规定在油桶的标签上要标出压榨或浸出,还消费者知情权,供消费者选择。
2.浸出优势
相对于比较古老的压榨法生产方式,浸出加工机械工艺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溶剂,利用油脂与所选定溶剂的互溶性质,通过溶剂与处理过的固体油料中的油脂接触而将其萃取溶解出来,并用严格的工艺脱除油脂中的溶剂。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制油粕中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良好,粕的质量好;油料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浸出误区
从毛油到成品油 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油脂,都还不能吃,它被称作毛油。毛油中含有种种杂质,包括原料中的,榨取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 (如棉籽油中的棉酚) 。毛油经过进一步加工 (即精炼),去除杂质,成为可以食用的成品油。从毛油到成品油的加工过程,一般指脱胶、中和、脱色、蒸馏脱臭。也就是说,压榨和浸出只解决制取毛油,而使毛油变成成品油,都必须经过一个化工过程的精炼。
4.浸出市场
目前,在发达国家,浸出法制油工艺占到整个制油能力的90%以上。影响食用油好坏的因素不是生产工艺,而是精炼程度及生产过程中是否严格按规范操作。采用浸出法工艺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如果在精炼时不能严格按脱溶工艺规范操作,那么在***后的成品油中会残留较多的溶剂,食用溶剂残留量超标的油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脏器有一定的刺激和伤害。而压榨法所用的原料中黄曲霉或黑曲霉等如果没有处理干净,也会影响健康。
本文出自:http://henanliangyuan.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